每日观察!情牵滴翠丨李之舟:滴翠穿石 文脉久长——赴青木关与滴翠文学社同仁学习交流纪行
来源:上游新闻    时间:2023-05-02 08:57:57

滴翠穿石 文脉久长

——赴青木关与滴翠文学社同仁学习交流纪行

文/李之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8日,蓝天白云,有幸参加了上游新闻、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重庆文学院组织的“情牵滴翠”采风与座谈交流。事先细读了若干介绍滴翠文学社的报道和文章,这个扎根于乡村的文学社,从一张油印小报开始、持之以恒坚持37年、发表作品70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20余部,作品多次在《人民文学》《诗刊》发表、入围鲁迅文学奖……令人充满敬佩和好奇之情。

到了青木关,与文学社和市作协、新闻作协、新闻媒体的作家们欢聚一堂,听首任社长、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罗成友,和多才多艺的现任社长李承萍、“打工作家”张儒学等作家的介绍与发言,又了解到一些生动的细节:文学社初创时,很多成员从田边地头跑来,来不及揩去腿上的黄泥,交上了每年2元的会员费,出了第一期《滴翠》油印小报;有位作者的家人不理解他为何如此执着于带不来油盐柴米的文学创作,时时泼冷水,但他初心不改,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对文学写作的热爱在镇上蔚然成风,“滴翠”的影响力早已走出小镇、走向山城并且走出山城……本次活动发起人、上游新闻文化频道负责人陈泰湧把新闻媒体作协采风地选在青木关和“滴翠”文学社,绝非偶然。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燕燕女士,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多次到青木关,与文学社各位文友切磋交流的情景;作家宋尾、兰世秋、贺斌等,都是文学社的老朋友,来到青木关交流,就像回家拉家常一样,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区作协和市级媒体对乡村文学的高度重视和倾情扶持,渝中、渝北、南岸、大足等区县作协的作家代表也欣然赶来参加座谈,充分体现了“以文会友、切磋相长”的情谊。

座谈会暂歇间,我问一位社员:文学社办刊、交流参观、培训的经费是怎样筹措的,他告诉我:以前是靠大家凑、企业赞助,最近几年,由沙区区委宣传部、镇党委和政府直接拨款资助,解除了大家时时要筹措经费的后顾之忧。

放眼全国,以地域为凝聚点的文学社不可谓不多,但自生自灭者有之,因骨干成员变动而偃旗息鼓者有之,因无稳定平台散伙者有之,不瘟不火者更多。“滴翠”为什么能够屹立37年而仍然欣欣向荣、作家辈出?

不忘初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文学社创立之初,这群朴实执着的人,就立下不为名利、繁荣乡村文化、丰富精神生活之志。无论时代和个人际遇怎样变化,可能很多人不再以农耕为业,可能有人经商下海,可能有人进入媒体成为知名记者、可能有人从政……但他们无一例外,都一如既往地不忘初心,挚爱着、呵护着滴翠。

其次,青木关这个地方得天独厚,实在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富矿”:据古代典籍记载,青木关素有“重庆第一关”的美誉,是成渝交通的锁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民国政府教育部、中央大学附中等迁址于此,不少文化名人常常在这里举行文化活动;改革开放又给古镇带来新的活力,使古镇一跃而成为远近有名的汽摩配件集散中心……厚重文史与现代工业文明、商业交汇于此,又依托于素有“文化名区”之称的沙坪坝、山城这个母体,齐备了这些要素的青木关,不断深化着滴翠文学社作家们的“恋地情结”,激励着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勤奋挖掘着历史与现代的底蕴。

文学如水,水本无常形,但它还是得有一个“边界”,没有边界便容易成为无根之水,也许浪花喧响一阵便悄然流失,最终陷入段义孚先生所说的“无边的恐惧”。这个边界就是包容灵动之水的江河湖泊,就是作家们对青木关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记得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文学创作也像做农活,必须有产出、有收获,才能持久。市、区、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各级作协、文学报刊高标准的要求、培植和交流,尤其是对优秀作品的及时采纳、讨论与重视,无疑是滴翠能够长青、滴水能够穿石的重要动力之一。

座谈会后参观途中,与几位社里的作家交流闲聊,大家谈起创作中的酸甜苦辣。文学创作绝非一帆风顺,有时,明明是自己的作品写得不好,但自己觉得还不错;有时,进入了创作停滞期,只能横向蔓延,不能纵向提升,但又找不到原因;连著名作家王蒙都曾经感叹:“不写作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不写作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不写作有利于自身修养,不写作有利于食欲,不写作有利于安全,不写作有利于教育第二代,不写作有利于防暑降温……”(见王蒙《天街夜吼》,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页),有时真想搁笔了之;但回心转意一想,当年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投给十几家出版商而被拒,准备付之一炬,幸而及时收到一家出版社热情的回复,要出版他所有的文稿,世界文坛这才有了科幻文学的地位;杰克·伦敦已经穷困得准备自沉于海,却被一封杂志社的用稿函及时挽留;高尔基曾经收到出版社的退稿信,建议他从此不要再写小说;已经成名的路遥,离开生活条件优裕的城市,6年之间,回到陕北故乡体验、采访,在简陋的招待所里阅读写作,暂别家人,过着几乎与文坛隔绝的清苦生活,写出了《平凡的世界》(这部名著也曾被三次退稿);马雅可夫斯基说如果读者称赞他的诗作跟去年一样好,他要烧掉刚刚出版的诗集……文学的麦田,并非总是一片金黄,它往往充满艰辛与风雨,有时甚至要用生命来耕耘和守望。

滴翠文学社已经硕果累累,内有万斛涌泉、外有奔流河床,考虑的不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与不断提升。而今,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纷纷加入滴翠,镇上小学也办起了“青芽文学社”,新人辈出,长势喜人。

滴翠文学社的奋斗历程,给我们以很多的启示,作家、诗人必须有自己的根,永远关注现实,关注鲜活的人生,才能文思不断、文脉久长。

(作者本名龚炜,系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退休教授,市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南岸区作协会员)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